张向宁:从历史到未来,全球“脱钩”下中国的机遇与担当
2025-06-04 11:17:09
  • 0
  • 0
  • 0
  • 0

精彩观点:

当下已从“被动”到“主动”进而到达“逆被动”期。对手的退圈和搅局,造成全球资源重组和重配,但完整产业链和庞大内需市场使中国在此环境下更具相对适应力。面对全球“脱钩”与贸易战,中国虽被动应对但却占据战略选择优势,他国“退圈”反而为中国留出重大战略空间。鸿蒙应扛起开放操作系统大旗,中国更要担起开放国家和全球开放经济体中心的大任。

发言内容:

虽然今天是一个很小的会场,因为方博的行业地位,来了很多高级的专家,所以我们谈的很多东西也许将来就成了国策的一部分。比如说我进一步发言的内容,看看水平够不够!

我今天也“亮三点”:

1、虽然今天说的是鸿蒙操作系统,但让我联想到大的环境背景,现在全球的形势实际上是脱钩的大环境,天天在谈贸易战。所以第一点我想先回顾一下,顺着华为、鸿蒙的事情回顾一下中国进入世界舞台的历史。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说个小标题。第一段是坚船利炮威逼,而中国是被动地加入;第二段是循循善诱,教育中国要加入;第三个阶段,中国开始主动加入,这个阶段虽不能叫卑躬屈膝,但也是委曲求全;第四个阶段是渐入佳境,高歌猛进,我就不详细说了;现在进入到第五个阶段,我管它叫“逆被动”,因为不只是我们主动,而是对手变成早期的我们一样,成为被动的了,所以我起了这么一个新名字。特点是对立面开始撒泼耍刁,哭闹搅局;再下面第六个阶段,逆被动的后期是对立面的退圈,对立面的闭关锁国和衰退。

2、我们在全球的形势下是被动的应战,但我们立于最佳的“战”位。首先我们并不喜欢这个环境,但我想说的是不惧怕。为什么呢?首先也从历史大环境说起,客观来讲,我们本身就曾经是经济的封闭体,我们是从封闭体开放、突围出来的,所以我们比全球任何国家都更熟悉这样的大环境。然后就是我们充分发展了40年,建立了一个全球相对最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大市场,英文讲是Home Market,自己的大市场。需要强调的是今天中国的闭环和过去的闭环已经完全是本质上不同的闭环。我想说的是某国主动退圈的行为,实际上对中国来讲是把中国扶上了马,又送了一程。大家现在广泛讨论的脱钩问题,更深入一点分析的话,它实际上是脱某国的问题。中国就像一个最开始不被允许融入到社交圈的农村孩子,融入之后贵族的孩子拉帮结派,抵制农村孩子地位的提升。然后到了现在,贵族孩子拉黑所有的社交朋友圈,主动退群——这就是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比喻。我认为现在所经历的痛苦可以类比为“断奶”的痛苦,或者说“成年礼”的痛苦,是迎接一个真正成熟蜕变的必经之路。这个过程是艰苦的,我们也不欢迎,也不舒服,但实际上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建立某国之外的自由贸易体,如果这样大的目标能够被确立的话,我认为中国还是有很多需要自我反思和改进的巨大空间,甚至是差距。也就是说,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呢,我认为还没有准备好,但我们有机会。如果我们很清醒的话,我们是可以准备好的。

3、鸿蒙是一个操作系统,反过来讲国家何尝不是呢?如果我们把国家比喻成一个操作系统的话,既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别人主动放下了,那么鸿蒙一定要扛起开放操作系统的大旗;既然在国家的层面,别人主动放下了,那么中国一定要扛起开放国家的大旗。

【内容简介】

“鸿蒙的历史不是一部英雄史,而是一部创新史、奋斗史。”

这是一本完整记录鸿蒙终端操作系统从无到有的重磅作品。

2019年5月16日,华为遭遇美国政府的极端制裁,面临“断供”风险。从底层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到每一行代码,真正成功打造完整生态的也就是微软、谷歌和苹果这几家,而在鸿蒙之前,这一切从未在中国发生过。面对这样的巨大危机,华为别无选择,被迫走上自主研发之路,开启鸿蒙时代。

本书作者方兴东等采访了超过

100位关键人物, 形成了近200万字的一手素材,全景式还原了整个鸿蒙操作系统的研发历程,让我们看到了鸿蒙一路经历的挑战、波折和内部争论。

任正非曾说:

“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本书不仅讲述了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与挑战,也讲述了一群普通人用勇气、智慧、决心和使命感,在一次次失败与跌倒后,最终完成了一次IT史上的壮举。

好书推荐

《互联网口述历史第1辑•英雄创世记》

作者:方兴东

长按图片点击购买图书

《欧拉崛起:从华为走向世界》

作者:方兴东

长按图片点击购买图书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