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涛:鸿蒙开物,彰显文化自信,共促文明发展
2025-06-13 11:14:40
  • 0
  • 0
  • 0
  • 0

十方资本合伙人

精彩观点:

《鸿蒙开物》给了我们全球第二大的市场,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觉得这是很大的文化自信。在未来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大家对等的谈判,然后能够对等的促进人类文明建设和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带着这一股基于Internet的自信发展到现在其实是一种感动,这种感动代表了一种精神,可以继续持久的发扬下去。

发言内容:

感谢方博邀请我参加新书发布仪式,在这里还见到了向宁、荆涛、蒋涛等许多老朋友。回想1996年,第一代互联网速度仅9.6k。大约在2000年前后,我结识了方博和蒋涛,如今细算,竟已过去快30年。

我就讲一点,从整个文明进程来看,信息化革命也是从美国开始的。从工业化革命开始,我们现在强调新质生产力,也是不停演进和不停的折腾,我们才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在信息化革命的时候,我们也是拥抱了美国整个知识体系,向它学习。很明显,最近这几年大家有一个逐步脱钩的过程,还好,华为的团队把跟踪、抄袭、模拟、弯道超车,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我曾经在工作的25年时间里先后参与过北斗、宏碁、Linux,当时我记得还有老同志一块要弄ChinaOS,就是在手机的操作系统上。大概2010年前后蒋涛还找我说:你在HTC,咱们能不能一块推ChinaOS,手机的操作系统。很明显这需要巨大投入和不停的耐心,然后去整理。2011年时也有华为高管曾经找过我,智能手机这块看看华为是不是有机会。很遗憾,曾经一份真挚的爱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没有想到华为手机和鸿蒙系统后来做得这么好!

在这里我们看到最大的是文化自信。在整个文化自信文明更新迭代过程中,《鸿蒙开物》给了我们全球第二大的市场。在14亿人口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声音,是不是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是很大的文化自信。这本书经历了之前我们挑战霸权,之后我们又依附于科技、技术霸权,到现在我们被逼走向自己这条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给了我们自己一点信心。在未来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大家对等的谈判,然后能够对等的促进人类文明建设和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从2000年互联网这一代人,到2010年移动互联网这代人,一直到现在人工智能这一代人,我们跟着整个国内市场发展而造就的一批新人。2000年的时候,蒋涛那时候就说要做CSDN,当时我们这批人自己有一点想法,又不甘于跟着父母接班的那一代,想想互联网可能是我们的出路,所以大家不分东西南北汇集到互联网的集散地中关村。现在中关村应该算是中国互联网起始的地方。我记得1997 年,中关村竖起了“中国互联网还有多远?”的牌子,是瀛海威立的广告牌。这句发问承载着一股基于Internet的自信发展到现在其实是一种感动,这种感动代表了一种精神,可以继续持久的发扬下去。

【内容简介】

“鸿蒙的历史不是一部英雄史,而是一部创新史、奋斗史。”

这是一本完整记录鸿蒙终端操作系统从无到有的重磅作品。

2019年5月16日,华为遭遇美国政府的极端制裁,面临“断供”风险。从底层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到每一行代码,真正成功打造完整生态的也就是微软、谷歌和苹果这几家,而在鸿蒙之前,这一切从未在中国发生过。面对这样的巨大危机,华为别无选择,被迫走上自主研发之路,开启鸿蒙时代。

本书作者方兴东等采访了超过100位关键人物, 形成了近200万字的一手素材,全景式还原了整个鸿蒙操作系统的研发历程,让我们看到了鸿蒙一路经历的挑战、波折和内部争论。

任正非曾说:“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本书不仅讲述了中国科技行业的发展与挑战,也讲述了一群普通人用勇气、智慧、决心和使命感,在一次次失败与跌倒后,最终完成了一次IT史上的壮举。

好书推荐

《互联网口述历史第1辑•英雄创世记》

作者:方兴东

长按图片点击购买图书

《欧拉崛起:从华为走向世界》

作者:方兴东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