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胜:机器人产业的“DeepSeek 时刻”,需要从开源具身OS破局
2025-08-29 14:01:03
  • 0
  • 0
  • 0
  • 0

王长胜

资深媒体人

观点摘录:

机器人必须真正走进家庭,承担起主动为人服务的具身智能角色,才能真正迎来机器人产业的“DeepSeek时刻”。

数据孤岛+系统割裂+硬件不兼容的现状,给产业发展套上了多重枷锁。

人工智能模型必须突破场景理解得瓶颈,行业必须从各自为战、进展缓慢的困境中挣脱出来,才能实现机器人走进家庭、提供常态化服务的目标。

唯有依托统一的开源操作系统,才能打通各厂商的数据壁垒,将分散数据整合,为系统训练提供充足素材,推动系统持续优化、愈发智能,进而搭建完整的生态。让整个行业的AI能力共同提升,是构建机器人生态的必要前提。

“伪开源”本质是“以开源之名,行封闭之实”,根本无法形成生态合力。要实现能让全行业共用、支撑硬件厂商专注硬件创新的完全开源操作系统,关键在于“真开源”。

机器人产业的“DeepSeek时刻”,不是某一款超级机器人的惊艳亮相,不取决于单一厂商的技术突破,而取决于是否能建立起统一开源的生态。

发言内容:

机器人产业何时能迎来的“DeepSeek时刻”,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爆发的标志性节点?在我看来,未来5年若没有关键突破,这个时刻恐怕难以到来,而突破的核心标准只有一个,机器人必须真正走进家庭,承担起主动为人服务的具身智能角色,而非停留在当前“唱歌跳舞”、“打螺丝”这类单一功能场景。

要实现机器人走进家庭,就绕不开一个底层命题,如何打破当前行业的碎片化困局?当前机器人领域的现状是,各厂商自研封闭操作系统,硬件接口不通用、数据不打通,有的机器人用一套运动控制逻辑,有的机器人用另一套人机交互系统,甚至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设备都无法共享数据。这种“数据孤岛+系统割裂+硬件不兼容”的现状,给产业发展套上了多重枷锁。这令我联想到功能机时代,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系统,既无法兼容第三方应用,也难以积累规模化数据。反观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安卓系统统一了移动端生态,才让硬件厂商聚焦差异化创新,最终催生产业爆发。如果人工智能模型难以突破场景理解瓶颈,行业无法从各自为战、进展缓慢中脱困,那么想要实现机器人走进家庭、提供常态化服务的目标,难度极大。

因此,智元机器人打造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至关重要。这是构建繁荣机器人生态的必要环节。唯有依托统一的开源操作系统,才能打通各厂商的数据壁垒,将分散数据整合,为系统训练提供充足素材,推动系统持续优化、愈发智能,进而搭建完整的生态。让整个行业的AI能力共同提升,才是构建机器人生态的必要前提。若仍各自为战,困于封闭系统与有限数据,那么完整机器人生态便无从谈起。

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智元打造开源操作系统至关重要,这是构建繁荣机器人生态的必要环节。唯有依托统一的开源操作系统,才能打通各厂商的数据壁垒,将分散数据整合,为系统训练提供充足素材,推动系统持续优化、愈发智能,进而搭建完整生态。若仍各自为战,困于封闭系统与有限数据,完整机器人生态便无从谈起。

依我对行业的了解,当前虽然有部分企业布局机器人开源,但并非是“真开源”。有的只是开源了部分非核心代码,核心模块仍处于封闭状态。有的虽开放代码,却不提供适配工具链,第三方厂商即便拿到代码也无法落地。这种半遮半掩的模式,本质还是“以开源之名,行封闭之实”,根本无法形成生态合力。要实现能让全行业共用、支撑硬件厂商专注硬件创新的完全开源操作系统,关键在于“真开源”,但这一目标的达成难度不小,目前行业内尚未出现这样的成熟产品。

说到底,机器人产业的“DeepSeek时刻”,不是某一款超级机器人的惊艳亮相,而是具身智能走进家庭的服务化拐点。这个拐点的到来,不取决于单一厂商的技术突破,而取决于是否能建立起统一开源的生态。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